您的位置:首頁> 新聞中心 > 市場資訊
|
周四兩市股指延續大幅震蕩的走勢,雖說盤中一度創出反彈以來的新高,但市場做多的意愿明顯減弱,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七點: 一是加息使得市場心有余悸。雖說本次加息早在市場預期之中,加息推出也有靴子落地之感,但本次加息是否意味著下周即將公布的宏觀經濟數據十分糟糕呢?未來是否會進入加息的密集周期呢?市場對此普遍持有擔心心理,因而做多意愿銳減,甚至選擇賣出套現避險。釀酒、醫藥、商業連鎖等防御板塊表現相對較好也佐證了這種情緒。 二是經過前期滬指200多點近似于逼空上漲后,獲利浮動籌碼明顯增多,隨著股指上推,拋壓亦相應增大。 三是目前滬指已臨近3067點至2610點下跌段的二分之一處,技術上有較強的調整要求。 四是市況特征已發生明顯變化,前期帶動股指上行的水泥等龍頭板塊相繼步入調整,使得市場目前缺乏具有號召力的領漲龍頭板塊及品種。同時,前期領漲板塊的下跌對市場人氣及信心皆有一定程度的殺傷。 五是權重板塊集體做空,明顯拖累股指。鋼鐵、房地產、金融、石油、煤炭等紛紛下行成為做空的主要力量,而小盤股、創業板、中小板及題材股的上漲又對沖不了權重股的下跌勢力。 六是新股的“一日游”加重了市場的動蕩度。周三上市被爆炒且遭遇臨時停牌的飛力達、東寶生物、冠昊生物周四封死跌停,使市場感覺到新股有過度炒作之嫌。而周四上市的三只新股再次遭遇到臨時停牌,加重了市場對過度炒作可能誘發嚴厲監管的憂慮。 七是盤中亮點大多為題材概念股,而題材型的熱點大都為事件驅動型的,如舟山新區概念股、高管增持概念股等。事件驅動題材往往時效較短,來去匆匆,不易把握,也缺乏賺錢效應,群眾基礎較差。 我們認為,在股指震蕩調整之際,結合市況變化和風格轉換,可積極主動地調整研判及操作思路,合理地調整倉位和籌碼,對新興產業潛力、中報預增預喜、大消費、國資重組和產業升級等品種可重點關注。 |
|
|
|